月归档:三月 2011

第一百五十四日-拉福图纳-瀑布、火山徒步与温泉 2011年3月24日

在Fortuna最常见的火山脚下徒步行程为下午三点出发。之前我们查询了网站,在早上8点和下午3点都有向导带团出发,但前一天询问多家代理,都说没有早上的,只好预定下午的行程。

本想睡到自然醒,再出来做打算,没有想到清晨6点就醒了。如同何勇的《非洲梦》——“小鸟儿一叫我们就起床”,大清早被各种鸟叫声叫醒,也算是“自然”醒吧。坐在床上发呆,突然发现窗户外面的棕榈叶上居然趴着一只又肥又大的蜥蜴。我们顿时睡意全消,出去啪啪一顿拍。后来发现这家伙一个姿势可以摆几个小时纹丝不动。总之,我们洗漱完毕、吃完早餐出去溜达的时候,他还是原姿势趴在那里。

发现照片里面的胖蜥蜴了吗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9---------------哥斯达黎加, 09.02-拉福图纳-20110323, 攻略 | 标签为 , , , , , , , , , | 4条评论

第一百五十三日-圣何塞-拉福图纳-火山脚下的小镇 2011年3月23日

几乎所有到哥斯达黎加旅游的人们都会把Arenal火山作为必经的一站,Arenal是这个国家众多活火山中最著名的一座,而绝大多数游客会选择火山东侧的拉福图纳(La Fortuna)小镇作为火山之旅的落脚地。

圣何塞有直达Fortuna的班车,我们乘坐的是当日第二班,8:40出发,虽然是本地巴士(Local Bus),但是候车的几乎都是老外,彻底变成了旅游巴士。

大巴车正在检票,一眼望去全是老外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9---------------哥斯达黎加, 09.02-拉福图纳-20110323 | 标签为 , , , , , , , , , | 2条评论

第一百五十二日-迈阿密-圣何塞-初访哥斯达黎加 2011年3月22日

听从了迈阿密中餐馆香港老伯的建议,我们清晨六点半就出发搭乘机场巴士,提前三小时抵达机场。在自助办理登记手续时,又遇到了昨天加拿大入境美国一样的问题,办理过程中需要工作人员检查签证。办理自助值机的机器功能强大,居然显示中国护照入境哥斯达黎加的签证限制,工作人员拿着我们的护照再三核对确认无误才终于放行,其间又咨询同事又检查我们返程机票又查阅限制信息,前后花了好几分钟。

圣何塞街边很多这种树,开满了花,很是漂亮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9---------------哥斯达黎加, 09.01-圣何塞-20110322 | 标签为 , , , , , , , , , , , | 评论关闭

第一百五十一日-蒙特利尔-迈阿密-午时雨雪,申时骄阳 2011年3月21日

一早背起行囊前往蒙特利尔机场,结束短暂的加拿大旅程,前往美国迈阿密停留一晚,第二天继续飞行,前往哥斯达黎加首都圣何塞。

这几天的迁移,不仅是国家的变换,更是季节的更替。自从去年10月11日启程,除了在葡萄牙和埃及享受过不多几天的艳阳之外,我们一直在北半球的秋末与寒冬中旅行。今天启程,算是间隔年的冬天告一段落。

原计划的加拿大行程并不是如此之短,我们急于离开的原因是哥斯达黎加的签证限制。中国公民如果持有美国护照,并且有效期不少于3个月,可以免签进入哥斯达黎加,最多停留30天。我们的美签6月23日到期,所以3月22日我们必须入境哥斯达黎加。当然理论上再晚一天也符合条件,但是担心海关人员未必放行。

因为是从冰雪严寒之地前往热带海滨之洲,路上无空调的路程只有10分钟左右,昨天晚上把所有冬装用青旅的洗衣机全部清洗完毕,今天只留了必须的几件供我们从客栈前往机场期间保暖。

很幸运,天气预报今天的大雪一直到我们到达机场后才飘扬而至,几乎是在我们踏入候机大厅的刹那。

被喷涂过后的机翼与窗外的飘雪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7---------------美国, 07.08-迈阿密-20110321, 攻略, 签证 | 标签为 , , , , , , , , , , | 2条评论

第一百五十日-蒙特利尔-皇家山、圣约瑟夫教堂、小肥羊以及未能到达 2011年3月20日

蒙特利尔,英文Montreal,据说名称源于Mount Royal(法文:Mont Royal),皇家山。这座山位于城市中心北侧,海拔不算高,200多米。一山一水(圣劳伦斯河)一城,布局相得益彰。前往皇家山途中会路经皇家山高地(Plateau Mont Royal)的几个街区,据说是加拿大最具创意的社区之一,房屋色彩外形各异,热闹的咖啡馆在星期天冷清的大街上显得格外显眼。这里是法裔加拿大人比例很高的区域,不得不说,在文艺气质方面,法国人似乎具有先天的优势。

蒙特利尔街头经常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楼梯,为何如此,可以查看土摩托日记的《从一张照片里你能看到什么?》一文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8---------------加拿大, 08.05-蒙特利尔-20110318, 攻略 | 标签为 , , , , , , , , , | 2条评论

第一百四十九日-蒙特利尔-圣母教堂与老城徒步 2011年3月19日

LP上的蒙特利尔部分介绍了一条老城徒步线路,环线,起点与终点都在德阿姆广场(Place d’Armes),主干线路1.5公里。这条线路中最大的亮点莫过于圣母教堂(Basilique Notre-Dame),这个名字让人不禁想到巴黎圣母院(Cathédrale Notre-Dame de Paris),不过虽然中文译名相同,在宗教意义中两座教堂所处的地位却不同,并且蒙特利尔这一座的地位反而更高。

法文单词Basilique与Cathédrale实际对应的英文单词为Basilica与Cathedral,相信所有去过罗马的人们都会对Basilica这个单词印象颇深。我们曾经一度认为Basilica是“教堂”这一单词的意文,但经过一次专门的查询才发现,原来英文中教堂的几个单词含义各有不同。Basilica这一名称确实起源于罗马,最初用来形容罗马的一些大型公共建筑,之后经过不断演变,目前应当译为宗教圣殿,只有经过教皇特别授权的一些教堂才可以获此称号(名单可见维基百科相关词条),而Cathedral指包含一个主教席位(Bishop)的教堂,通常规模较大,另外,Chunch一词可以算作统称,但是由于数量上占绝大多数的小教堂都称为Chunch,所以这一单词也往往是指小教堂。也有说法提到Cathedral与Chunch主要是罗马天主教与新教的区别,但是似乎并不可靠。上面提到的巴黎圣母院,虽然声名远扬,只是Cathedral,而名气相对较小的巴黎圣心教堂,则是Basilica。

之所以对教堂的各种说法有此了解,是因为从欧洲向北美一路走来,教堂一直是我们各个城市计划中的目的地之一。在意大利自不必说,那些伟大而精美的教堂一次次让我们叹为观止。之后在西班牙、葡萄牙、法国、英国、美国,不同的建筑与装饰风格吸引我们一次次前往,不过最重要的原因并不在此。我们虽然不是基督徒,但并不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几乎每次进入教堂都会有一种特别体验,不仅是对神明的尊敬与敬仰,更是一种安静与平静之中的沉浸。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但是每次听到这句口号总让我更为迷惑,因为那些正在愈发庞大的城市并未让我们的体验更加美好,拥堵的交通、昂贵的房屋、肮脏的空气、忙碌的人群,诸如此类。直到我不断的在教堂中体验安静,我开始明白我的迷惑源于何处,那就是我们的城市缺乏一种安静的自由。我们像是一团泥巴,不断的被甩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饭店、酒吧、剧场、影院、商铺、超市,无处可逃。

我想,一个美好的城市至少在听觉上应当提供三种声音:安静、大自然的声音、音乐。我们之前在尼泊尔的一个旅行场面记忆犹新,坐在巴德岗杜巴广场一座神庙的高台上,闭目倾听,人们悠闲的脚步是唯一的声响,那是我们突然发现,原来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过脚步声。显然,我说的并不是高跟鞋与大理石地面的让人毛骨悚然的碰撞,也不是紧张气氛中毛骨悚然的沉默等待,我想说的是一种相对的安静,一种舒适的可以分辨可以自由延续的安静。而教堂是这样一处声响的净土,无论身处喧闹的街市或是林立的楼群,厚重的墙壁隔绝的不仅是世事,还有声响。国内的一些图书馆与书店也提供相对的安静,但他们是那么稀少而内部拥挤,而且似乎并不容易保持很久不被打扰。至于大自然的声音,是我们在欧美这些国家的另外一种体验,似乎不需赘述。音乐是另外一种自由,我们的城市缺少一些街头艺人与演出,不是吗?

很可惜,很多著名教堂的巨大形制,似乎更容易让我们关注建筑本身,而非安静,纷纷的游人让这一点变得更糟,直到现在,我最怀念的还是葡萄牙小城奥比都斯中的一座极小的教堂,装饰温馨如家庭,有些昏暗的灯光,我们到达时正在播放舒缓的宗教音乐。可以闭目,可以思考、可以祈祷。

蒙特利尔的这座圣母教堂,不算非常安静,但是装饰精美,我们已经习惯了缓慢走遍各处,并安坐于侧后方的座位,一个多小时后离开。继续剩余的徒步行程,没有太多精彩。

圣母教堂精美宏大的祭坛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8---------------加拿大, 08.05-蒙特利尔-20110318 | 标签为 , , , , , , , , , , | 2条评论

第一百四十八日-魁北克城-蒙特利尔-向春天的迁移 2011年3月18日

今天来到加拿大行程的最后一站——蒙特利尔,这座城市似乎有些默默无闻,在我的之前的印象里,76年在这里举办的奥运会是这里唯一的名片。不过,在查找攻略时才发现另外一些头衔。在70年代之前,这里一直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目前仅次于多伦多排名第二,同时也是法语世界上除了巴黎之外最大的城市,以及最大的英法双语城市。除76年奥运会之外,67年的世博会与80年的国际园艺博览会也曾在此举办。不过这些名词对于中国有着别样的意义,08年的北京,10年的上海,中国政府把这些盛会重新进行了定义,至于国际园艺博览会,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一级的热衷,在国际园艺家协会(网站)上不难发现,99年昆明、06年沈阳、11年西安、14年青岛、16年唐山全部与这项展会有关。几天前南京的70年历史法国梧桐移植砍伐风波尚未平息,正如很难信任一个连牛奶与火腿肠都做不好的国家可以把古树成功移植一样,申请众多园艺博览会在环境治理几无建树的国家举办是一件多么精神分裂的工作。

离开魁北克城的客栈,内部装饰古老,照片左侧那个挂钟,看上去至少七八十岁的年纪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8---------------加拿大, 08.05-蒙特利尔-20110318 | 标签为 , , , , , , , , | 2条评论

第一百四十七日-魁北克城-Ice Hotel与红牛Crashed Ice世锦赛 2011年3月17日

虽然很少有游客选择冬季前往加拿大,但对于魁北克城,却有一些非冬季不可的活动,比如Ice Hotel、吃枫糖、以及红牛Crashed Ice世锦赛。

Ice Hotel,冰屋酒店,法语为Hôtel de Glace,位于魁北克城以北约15公里,每年冬季开放,今年的开放时间是1月7日至3月27日。酒店除住宿外,也向普通游客开放参观,并提供英法两种语言的导览。导览提到,瑞典在1990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冰雪酒店,据说有几位魁北克人在参观之后就萌发了在故乡创建这个主题酒店的念头,并最终于2000年建成开放。目前共有36间客房,还有两间酒吧与一些其他公共设施,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由于所有客房只在晚间使用,所以白天几乎所有区域都可进入。一些房间比较普通,而更多的房间具有不同的主题,冰雕、雪雕配合五彩光线,如梦如幻。导游说目前房间内温度大约-5到0摄氏度,屋内没有任何取暖措施,包括照明都经过特别处理,几乎不会发热,有个别房间设有暖炉,不过据导游讲这个只是起到心灵慰藉与暗示的作用,实际发出的热量微乎其微。开始游荡没什么感觉,后半程明显感觉会冷。于是,我们逛一会儿就需要到屋外暖和暖和,所以,“外边儿凉快去”在这里算是一种福利。

严冬季节算是这里的旺季,房价最低也需要数百加币,但是随着冬末气温回升,在宾馆关闭之前,其实也是融化之前,会推出一些特价房间,不过也要150加币左右。抱着酸葡萄心态,我们还是比较客观的认为:花钱住在这样的房间里,不是那么好玩的事。房间不设房门,只是有一面布帘,住客几乎没有隐私;没有任何电器与其他娱乐设施,通电的只有一些冷色调光泽的彩色灯泡;没有WIFI,手机信号不大好,与外界沟通有点儿障碍;房间不大,温度很低,不设洗浴与厕所,只有冰砌的桌椅与床,酒店提供床垫与睡袋,这是唯一的保暖措施。我们今天下午在城里恰好碰到前几天同住一家宾馆的墨西哥大姐,她说她和女儿前一天晚上去那里住的,她睡的很好,她女儿则冻的一夜没睡。

宾馆前厅,每天下午屋门关闭,以免热空气进入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8---------------加拿大, 08.04-魁北克城-20110314 | 标签为 , , , , , , , | 2条评论

第一百四十六日-魁北克城-Levis的普通生活与魁北克城的别致小街 2011年3月16日

昨晚忙于更新博客,今天上午又花了不少时间把整个网站的SEO做了一些优化,出发时已过正午。

在魁北克古城内,有两处所谓著名景点,一是费尔蒙皇家酒店(Le Chateau Frontenac),一是古城城堡(Citadel)。前者建于1893年,据说二战时罗斯福丘吉尔等首脑在此拟定诺曼底登陆计划;后者目前为加拿大皇家22军团驻地,冬季开放时间较短。这两处我们都没有购票参加导览,酒店可以在大堂一睹风范,城堡看上去并不雄伟,也没什么历史气息。

费尔蒙皇家酒店仰视,不过这只是酒店建筑的一小部分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8---------------加拿大, 08.04-魁北克城-20110314 | 标签为 , , , , , , , , , , , | 1 条评论

行程与进程 – 关于旅行,关于博客

经过最近10天的努力,昨天晚上总算把博客进度再次追齐实际旅程。无法做到文思泉涌,又不愿草率了事,所以,我们的日志进度最多能保证一天两篇。于是,意大利、英国、美国的几部分缺失段落迟迟无法补齐。

其实,周游世界并不是如诗歌般传奇浪漫的旅程,虽然确实有丛林与大海、沙漠与星空、白雪与城堡,但更多时候,我们需要面对语言不通的尴尬、申请签证的紧张、捉襟见肘的预算、背包徒步的沉重、烈日雨雪的洗刷、舟车劳顿的疲惫,等等等等。

我们每天早晨通常在8-10点出发,傍晚时分甚至更晚返回住所,之后需要准备第二天以及之后若干日期的行程规划,预定交通与住宿,一切安顿停当之后才可以把精力放在博客记录上。或者说,整个旅程更像是一项庞大的工程,而非博客中那些人物与故事的简单衔接。只是,这一切我们欣然面对,因为这是我们内心的选择,一同享受旅程,也一同经历未知。

在即将结束的加拿大旅程之后,我们会迎来一段时期的忙碌,3.22至4.7的哥斯达黎加之旅之后,返回美国短暂停留,启程前往墨西哥与古巴,并在5月初到达美国西海岸,申请澳新签证,短暂停留,将5月的更多时间留给新西兰,并趁着澳洲的冬天尚未全部来临之前抓紧享受大洋洲的阳光,在东南亚的雨水泛滥之前结束旅程,返回中国。

我们将尽量保证博客更新,期望更多的朋友与我们一同经历与分享。

发表在 唧唧歪歪 | 标签为 , , , | 2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