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唐人街

第二百日-古巴-哈瓦那-景点串联与当地生活(上) 2011年5月9日

昨天一天在家休养,为了帮助meer的肠胃尽快恢复,每餐都请老马帮我们准备一份鸡汤。老马看我们对外出四处奔波仍有疑虑,便介绍了一位会讲英文的朋友,说今天可以开车带我们去各处景点游览一通。25红比(CUC)的价格不低,不过算是厚道,如果我们自行完成若干景点的交通,除了大量的徒步,恐怕还会有更多的开销。另外,这样还可以把我们原计划两天的线路合并到一天,一举两得。

约好早上9点出发,那位朋友提前到老马家等我们。看上去30多岁,英文流利,穿一件紧身白色背心,仔裤,整洁利落,一只耳朵戴了个硕大的金耳环,有些突兀,不过看上去蛮酷,桀骜不驯的模样。耳环先做了一番自我介绍,他是一个音乐人,喜欢中国武术(用词是:muscle art),今天会带我们前往一些哈瓦那代表性的地点,大概4、5个小时,下午两点前返回。说罢带我们出门上车,一辆蓝色日产蓝鸟。

其实哈瓦那的一些景点我们并没什么太大兴趣,城堡、旧城、海滩、国会大厦、革命广场,如此若干。我们在墨西哥已经访问了一些殖民城市,哥斯达黎加的海滩仍旧让人难以忘怀,相对而言,哈瓦那最吸引的我们的是人们如何生活,以及他们对现实的看法与未来的期望。不过这些景点算是整个城市的骨骼,所有鲜活的生活都附着在这些凹凸起伏的地平线之上。

在一些教堂与城堡之后,到达国会大厦与附近的华人街,耳环带我们进入一条中国店铺构成的街巷,前天我们并未发现这里,街道不宽,两侧雕梁画栋,檐角飞扬。我们看到一家门面上写着“豆浆”两字,便打算稍作歇息,顺便请耳环品尝一下中国豆浆。不过耳环却完全没有尝试的兴趣,再三推辞索性点了一瓶可乐。耳环有些犹豫,不过还是对我们说:所有古巴人都不喜欢豆子,恨豆子,因为政府总是把豆子掺在各种售卖的食品里,用来填充分量。整条街我们只见到一张年轻的中国面孔,还有一名混血的店员,耳环说他们可能已经是第四代了,稍多一些的是老华人,革命之后这里商品交易不自由,年轻人早已远走他乡。

路过的教堂建筑

阅读全文

发表在 11---------------古巴, 11.01-哈瓦那-20110507 | 标签为 , , , , , , , , , , , , , , | 评论关闭

第一百五十日-蒙特利尔-皇家山、圣约瑟夫教堂、小肥羊以及未能到达 2011年3月20日

蒙特利尔,英文Montreal,据说名称源于Mount Royal(法文:Mont Royal),皇家山。这座山位于城市中心北侧,海拔不算高,200多米。一山一水(圣劳伦斯河)一城,布局相得益彰。前往皇家山途中会路经皇家山高地(Plateau Mont Royal)的几个街区,据说是加拿大最具创意的社区之一,房屋色彩外形各异,热闹的咖啡馆在星期天冷清的大街上显得格外显眼。这里是法裔加拿大人比例很高的区域,不得不说,在文艺气质方面,法国人似乎具有先天的优势。

蒙特利尔街头经常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楼梯,为何如此,可以查看土摩托日记的《从一张照片里你能看到什么?》一文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8---------------加拿大, 08.05-蒙特利尔-20110318, 攻略 | 标签为 , , , , , , , , , | 2条评论

第一百四十八日-魁北克城-蒙特利尔-向春天的迁移 2011年3月18日

今天来到加拿大行程的最后一站——蒙特利尔,这座城市似乎有些默默无闻,在我的之前的印象里,76年在这里举办的奥运会是这里唯一的名片。不过,在查找攻略时才发现另外一些头衔。在70年代之前,这里一直是加拿大最大的城市,目前仅次于多伦多排名第二,同时也是法语世界上除了巴黎之外最大的城市,以及最大的英法双语城市。除76年奥运会之外,67年的世博会与80年的国际园艺博览会也曾在此举办。不过这些名词对于中国有着别样的意义,08年的北京,10年的上海,中国政府把这些盛会重新进行了定义,至于国际园艺博览会,已经成为地方政府一级的热衷,在国际园艺家协会(网站)上不难发现,99年昆明、06年沈阳、11年西安、14年青岛、16年唐山全部与这项展会有关。几天前南京的70年历史法国梧桐移植砍伐风波尚未平息,正如很难信任一个连牛奶与火腿肠都做不好的国家可以把古树成功移植一样,申请众多园艺博览会在环境治理几无建树的国家举办是一件多么精神分裂的工作。

离开魁北克城的客栈,内部装饰古老,照片左侧那个挂钟,看上去至少七八十岁的年纪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8---------------加拿大, 08.05-蒙特利尔-20110318 | 标签为 , , , , , , , , | 2条评论

第一百三十八日-多伦多-重返都市 2011年3月8日

今天是进入加拿大境内的第二天,昨天在美加交界的尼亚加拉瀑布城(Niagara Falls)停留一夜,今天一早乘坐巴士离开。有趣的是,我们再次选择了Megabus公司的班车,这家公司在英国(貌似只在苏格兰)、美国、加拿大三地进行长途巴士运营,恰好我们在这三个国家的第一次长途巴士出行,都选择了这一家公司。这家公司的价格策略非常灵活,在苏格兰经常在一些线路推出超低价车票,在美国与加拿大更为特别,不设巴士站,不设服务窗口,全部票务通过在线购买实现(不清楚是否可以上车买票),启停也只是在固定的某个路口,一块站牌而已,运营成本极低,但是巴士车况很好。只可惜目前线路较少,否则会对灰狗(Greyhound)巴士造成很大冲击。

从尼亚加拉瀑布城到多伦多,全程2小时左右,一路无话,半梦半醒之间一睁眼已是高楼林立,终点站距离市中心很近,距离我们的客栈步行12分钟。加拿大果然是一个移民国家,这一点从路上不断相遇的亚洲面孔可见一斑,途中经过中餐馆若干,甚至有一些路牌为中英双语。

途中经过一家T.I.Tix,我们之前预定了明晚的NBA球票,在此取票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8---------------加拿大, 08.02-多伦多-20110308 | 标签为 , , , , , , | 4条评论

第七十四日-英国-伦敦-圣诞大年二十九 2010年12月23日

叼着一个苹果在伦敦离家外出可能会是一件很尴尬的事,这是我们今天上午最深刻的生活体验。

昨天从巴斯返回伦敦,直到1月3日启程前往埃及,我们安排了11天时间待在伦敦,这也是我们截止目前,旅程中在一个城市停留最久的一项安排。在一周前离开伦敦时,我们花了不少时间安排这12晚的住宿,最终定在维多利亚车站附近的一间B&B,价格还算合理,最重要的是在圣诞假期这里仍然保持营业。这里名为B&B,但实际早餐提供是果篮、饼干与橙汁。就这样,今天早上我们在简单吃喝之后,叼着苹果出了门,苹果味道尚可,但是苹果核的归宿问题让我们一筹莫展。

维多利亚车站可以算是伦敦的首要交通枢纽,铁路、长途巴士、地体、公交在此交汇接驳,仅仅地铁站据说一年就会有8000万的乘客在此中转,大约正因如此,整个车站的反恐措施可谓严密,整个车站我们没有发现一个垃圾桶,这个设计想必为难了不少需要向垃圾桶里藏炸弹的恐怖分子,但是今天它的确为难了我们。当然在厕所是可以丢掉的,但是公厕收费20或30便士,折合人民币大约两三块钱,显然我们不愿意花一个煎饼果子的钱去丢一个苹果核。于是,我们像是恐怖分子一样携带这个苹果核上了地铁,并且经过一次漫长距离的换乘,直到出站,在唐人街附近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垃圾桶。在丢弃时,我们甚至对这个苹果核产生了感情,因为这是在与我们相处最久的一个苹果核了,甚至带着我们的体温。

顺便说一句,虽然伦敦警方想出了不设垃圾箱这个脑残的反恐方法,但是他们仍然没有脑残到像帝都一样在地铁口进行常规安检。

我们来到英国后才体会到圣诞节对于西方有多么重要,举个例子,大英博物馆全年开放,除了12月24-26日以及1月1日,有的公司居然会在圣诞前后放一个两周甚至更长的假。特别是圣诞节当天,据说各大超市、商场都会停业,据说巴士也是停止运营,只保留少量地铁班次提供公共交通。所以我们今天没有安排什么游览性质的活动,主要目标:囤货。

首站唐人街,下地铁先去吃了一碗兰州拉面,这家店我们已经是第三次去了,不得不说,英国物价不仅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反而很多东西与国内价格相当甚至便宜。比如一升装的牛奶,往往不到一磅(人民币不到10元),而且伦敦的牛奶几乎都是冷藏出售的,多为脱脂或低脂,保质期很短,也就是说这种牛奶应该没有什么添加剂。这里只有一项价格相对国内贵的离谱,那就是中餐,折合人民币,一碗拉面6.5磅,约和人民币70元。这只是一家门面很小的普通拉面馆,和国内的兰州拉面规模相仿。

吃饱喝足,前往唐人街的华人超市踩点,商品一应俱全,光是老婆饼就有三四种口味,方便面王老吉等等自不必说。

踩点之后前往距离不远的Covert Garden,据说这里的户外店相对集中,我们打算看看有没合适的高帮靴,现在的鞋遇到积雪融化或者下雨天不能防水,期望圣诞节后有打折可以抢购。从户外用品来说,英国和国内的价格差不多,North Face的专卖店里,一双高帮登山靴100磅多一点。Covert Garden有一个半露天的大市场,圣诞将至,热闹非凡,还有不少街头表演。

Covert Garden街景

阅读全文

发表在 05---------------英国, 05.14-伦敦2-20101223 | 标签为 , , , , , , , , | 1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