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首要需要介绍的就是一个名词meringue(蛋白霜饼),附图如下。请大家记住,这个大白胖桃子不好吃!!!今天kingwing同志在V&A博物馆的食堂以身尝试,绝对是蛋白加砂糖的硬硬混合物,腻人得不行,轻易不要尝试,而且绝对不能在V&A博物馆的食堂尝试。
话说昨天虽然没有做完埃及攻略,今天还是要去博物馆的。昨天做攻略很晚,今日居然起得极早,早上10点10分即出门,一度以为看错了表。一路走路到博物馆区,下点小雨,总算让我们感觉到伦敦阴雨天气,路面微湿,两侧红砖黑瓦,感觉颇佳。
博物馆区有3个博物馆在一起,分别是V&A、自然、和科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通常简称V&A),是装置及应用艺术的博物馆。旁边就是布朗普顿圣堂。教堂是意大利罗马风格的,有大的圆形穹顶,装饰有壁画和雕像,教堂陈列与布局让我们有一瞬间仿佛回到了罗马,和我们在英国较多见到的哥特式教堂有明显不同。
出了教堂,首先来到的是V&A。V&A的网评不算很好,我们预计花半天时间来参观。但实际再次证明我们就是博物馆控,直接在V&A里面看到人家下班还没有看完,只能改天再来。
V&A的藏品整体来说就是大杂烩,一楼按藏品的地域进行了划分,其他则是各项专题,涉及珠宝、绘画、微缩画、戏剧、挂毯、放置、家具、铁艺与锁具等等等等。首先看到的就是中国区,收藏了不少宝贝,大部分是明清的,也有部分久远至仰韶的藏品。其中有个玉琮,数了一下有17节,但是没有在成都金沙博物馆看的镇馆之宝十节玉琮好看。
藏品中有不少近代艺术家在80、90年代的作品,都好好的封在玻璃柜里面。却放了一个明朝的青花瓷瓶在外面让大家摸。第一次摸明朝的东西,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感觉特别润滑。
日本也有不少东西被收藏,展厅就在中国的隔壁,感觉在清朝中晚期,日本工艺制品已经明显脱离中国元素,开始形成独特的风格。韩国的展品少,就直接堆走廊上了,而且没什么特色,感觉都是抄作业没抄好那种。
以后旁边有个厅的东西大部分都是仿的原作,比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幸好我们在佛罗伦萨的学院美术感已经见过了大卫雕像真品,气场真的不同,差别还是很大滴。
画面中的雕塑全部为米开朗基罗的仿品,绘画为拉斐尔的《雅典学院》
楼上的画廊收藏了很多微缩画,这是在其他馆很少见到的。目前参观了英国这么多博物馆,还只在肖像画廊看到了几个。微缩画是我们一直在找寻的,算是英国文化的一个特色。当年英国脱离罗马天主教后,为了在艺术也与意大利有所区别,所以产生了这种画法。将肖像画在特别小的木片或者动物皮上,然后装裱,可以随身携带。
博物馆给微缩画展区配备了放大镜,当我们拿上放大镜看时,感觉顿时不同,从细部看物件的感觉真是太好。看了几幅之后,我们就开始买椟还珠的研究起了放大镜,meer不断称赞这个放大镜好,比在淘宝买给长辈用的要好,要是能带回去就最好了。
在博物馆中有一个小型图书馆,除了有很多书以外,还有一个小型的椅子设计展。
这是1968年设计的凳子,椅子对面是中国同年代的一些毛的像章与塑像,反差很大
金银器皿在日常生活中被用得很多,当物质生活提高后,中产阶级怎么与普通老百姓相区别,最直接的就是从日常餐具方面显示出自己的高贵。所以这些器皿的馆藏也是很多的。
遇到允许触摸的,我们肯定要好好试试了,不过好像没啥特别的感觉。
还有比较有特色的区就是珠宝区,摆满了从公元前到近代的各类珠宝首饰,设计得都很漂亮,看着很爽。各种各样的宝石,包括鸽子蛋大小的都有不少。
戏剧专题展里面展示了当年的很多演出海边与舞台布置,有如何实现舞台效果的演示讲解。顺便还展示了一些名演员的演出服。
Led Zeppelin的吉他手Jimmy Page在1975年的演出服
铁艺区展示了很多铁艺制品,大到教堂里面的大门,小到钥匙和锁。
还有2、 4、5楼的展览还没有看完,只能下次继续了。
居然没大雪?
来伦敦就没有见大雪,可能在郊区有吧。